DSC_0219  

今天剛好有空檔,原本想找人一起作手工皂;後來還是決定自己多做幾次再說。

一般都是全部計算完成秤油,但今天打算把一些零星的油用掉,所以我先把一些小罐的油倒完並記下重量,剩下在補別的油品。

(零星的有:米糠油133g、榛果油63g、紫草浸泡橄欖油100g、椰子油230g)

後來剩下就補上棕櫚油、蓖麻油、金盞花浸泡油(橄欖油),總共油重1300g。

 

NaOH的計算方式:各種油*該油的皂化價加總。

這次的NaOH=43.7+21.15+77.586+18.647+17.024+8.5428=186.6498

椰子油230(g)*0.19=43.7

棕櫚油150(g)*0.141=21.15

橄欖油579(g)*0.134=77.586

蓖麻油145(g)*0.1286=18.647

米糠油133(g)*0.128=17.024

榛果油63(g) *0.1356=8.5428

 

水量可以抓NaOH重量的2~3倍。

我用2.4倍,所以水量是:186.6498*2.4=447.95952

 

INS(硬度)=各種油的INS*油佔的百分比。

這次的INS=46.44+17.4+49.05+10.45+7+3.76=134.1

椰子油258*18%=46.44

棕櫚油145*12%=17.4

橄欖油109*45%=49.05

蓖麻油95*11%=10.45

米糠油70*10%=7

榛果油94*4%=3.76

 

我習慣還是自己算,但現在也有網站或APP提供直接計算;但我會算完以後再用程式跑ㄧ次,當做驗算。

有些網站算的會跟手算的不一樣,因為皂化價跟INS的差異,但應該不會差很多,如果差很多的話,可能是某個地方算錯了。

其實市售的書上面都有配方,但我還是喜歡自己去計算並調整自己的配方;因為每塊皂不一定適合每個人的膚質,如果試用完覺得這個配方好洗,下次就可以按這個配方做。

 

精油的添加,有些書寫可以用3%,這個部分就看個人的喜好而定。多一點就香一點,但如果要更香,可以放香精。

我是用油重的2%,今天選用薰衣草+檸檬。

 

把材料都秤好,然後準備開始打皂啦!!

 

1.先把NaOH跟水混合(因為我習慣用常溫-20~30度打皂,所以用冰塊融鹼,不然鹼水溫度會飆很高。)

但之前老師教是用60度已上的溫度做皂,一起上課的同學說:這樣的成功機率會比較高。

我覺得這沒有一定,看你自己方便的方式為主;只是油跟鹼水的混和時的溫度不要差太多就好。

DSC_0390  

要讓NaOH完全融化,才可以加入油中。(就是水變透明就可以了,但母乳融鹼或用左手香冰塊融鹼,是看不出來透明的情況,所以我大概會攪個10分鐘左右,感覺沒顆粒就跟油混合)

DSC_0398

 

2.確認油都有融解,冬天椰子油跟棕櫚油會有冬化現象產生;我會隔水加熱至融解。

今天用的紫草浸泡油,是一個變化萬千的東西,未混和前感覺像是紫紅色,但跟鹼水混和後就會有不同的變化;而且每次做出來的顏色都不同,值得期待。

DSC_0393  

 

3.將鹼水緩緩倒入油中,並邊攪拌。

顏色有點紫色~~不知道這次會不會成功做出紫色的皂

DSC_0399

攪拌了一下,顏色變了。

DSC_0401

 

4.當皂液出現有點痕跡的時候,加入精油拌勻,並準備入模。

DSC_0404

今天用土司模,結果沒帶到框框,怕它胖肚,所以旁邊塞了紙。

FB_IMG_1421551816415

 

5.入模,表面有點痕跡。(如果你是濃T才入模,可以拿起來敲一敲,不然怕它中間會有空洞的地方,而且表面也會比較平整。)

DSC_0406

只是今天的皂液好像太多了,我不敢再敲它,怕它流出來,只用刮刀在表面抹平。

冬天可以放在保麗龍箱保溫,然後有些人會再放一杯熱水保暖;但今天箱子空間也不足,所以我就直接放進去。等個幾天再脫模啦!!

DSC_0408  

 

其實一般可能要打一個小時以上才有T的感覺,只是我今天用了浸泡油跟蓖麻油,所以它很快就反應了;不過我還是打了半個小時以上才入模。

 

以上是圖文介紹,有興趣的人可以參考看看;這是我自己的經驗分享,如果你有更好的方式,也歡迎分享讓我知道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曾小喵 的頭像
    曾小喵

    貓&喵的小日常

    曾小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